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欢迎访问中华志愿者在线!

当前位置:主页 > 志愿者新闻 >

人民的艺术 人民的舞台——访忻州市手工剪纸传承人刘建萍
时间:2018-08-10

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公益记录者 党永安)一双灵巧的手,拿着一把磨得锃光瓦亮的剪刀,在一张纸上跳跃着,纸片如雪花翻落,剪刀似蝴蝶飞舞着。不一会儿,一幅团花剪纸便跃然而出……在忻州,在这秀容文化熏陶的地方,民间剪纸艺术家刘建萍在这片自己喜爱的土地上默默地继承和发扬着秀容民间的剪纸艺术。

刘建萍,忻府区人,1959年出生,中共党员,讲师职称。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首届忻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忻州市忻府区手工剪纸传承人,创作的剪纸作品千余件,在报刊发表300多件剪纸作品和8篇专业技艺论文。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大展赛获奖60余次,培训手工剪纸人才2千余名,培养了300多名剪纸能手。现为中国剪纸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委会会员、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家学会理事、山西国际文化交流画院忻州分院高级院师。自编剪纸讲义《剪纸入门》,2000年在太原铁路局文联举办了个人剪纸艺术展,2013年参加太原铁路局现场才艺比赛获第一名,2016年8月参加山西省“三晋巧姐手工艺品展评”中,获‘’最佳手工技艺奖‘’和‘’最受欢迎旅游手工艺品奖‘’,2016年9月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项目(剪纸)比赛中,获‘’达人奖‘’。作品入编《中华剪纸名家十二生肖》等多部典籍中,被太原美术馆等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受聘于中北大学非遗传承基地讲师。多次受邀为山西大学幼儿园上剪纸艺术欣赏课,忻州铁路职工培训基地传授剪纸工艺。为忻州六中,云中路小学和实验小学的学生进行剪纸艺术辅导。

记录者近日走进刘建萍的工作室,各种荣誉证书和绘画剪纸作品跃然眼前,放着的剪纸、绘画工具,墙角的桌子上堆叠着未完成的作品。这些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剪纸、均出自这民间剪纸艺人刘建萍之手。

作为民间手工剪纸传承人刘建萍, 想当年在工作中,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恪守教师职责,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她的生活可以概括为“五个一”。一支粉笔,描绘出知识的梦幻;一块黑板,书写着无限青春;一座讲台,记录了寒暑春秋;三尺教鞭,指点着理想的航向;一把剪刀,放飞艺术的魅力;一支钢笔,挥洒岁月的芬芳。

以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岢岚视察的重要讲话,刘建萍还创作了一幅《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剪纸作品。图中由‘’书香引凤‘’,‘’生态旅游‘’,‘’农家欢歌‘’,‘’小康美景‘’四幅作品组图而成,线条多、技艺复杂。从不同画面,不同角度反映党中央决胜全面达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精准扶贫的措施,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和福祉。作品中,春燕、喜鹊、金鸡、家犬与花草、树木、农作物动静结合。阳剪阴剪,明与暗相得益彰。作品农村题材构思精巧,乡村气息扑面而来,人物形象生动有趣。作品上方的标题‘’小康关键看老乡‘’彰显习主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为民情怀。作品尽情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热情。

“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用剪纸剪出忻州的发展,剪出我们忻州人民的生活,用艺术的手法把生活表现出来,这就是我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刘建萍说。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传统的民间艺术源于生活,与人民群众是紧密相连的,不当市场的奴隶,不沾铜臭气。我们相信,在新时代的中国,民间艺人最广阔也最深厚的时代舞台也将来临。

​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极具生命力和表现力的一种手工艺术。它是人民群众生命体验、生活感悟、理想和愿望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手工文化艺术之一。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对传统技艺已经渐渐遗忘,但剪纸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今后,我们会把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手工文化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刘建萍说。

更多工作动态

天津70余家市属社会组织赴京参观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天津70余家市属社会组织赴京参观

天津70余家市属社会组织赴京参观改革开【查看详情】